目錄

 

前言

熬夜為什麼容易胖?

凌晨一點,你還在做什麼?有人在追劇、有人加班、有人滑著手機,明知道該睡卻總忍不住拖到更晚。對許多上班族、學生與夜貓族來說,熬夜幾乎成了日常。

但你是否發現,長時間熬夜不只讓黑眼圈加深,體重也悄悄增加?腰腹部的脂肪、鬆垮感,似乎比規律作息時更難控制。

很多人以為「熬夜會胖」只是因為動得少、吃宵夜。其實背後的原因更複雜,牽涉到 荷爾蒙分泌、血糖調節、代謝效率,以及一個關鍵器官——肝臟。

 

一、為什麼熬夜容易囤脂肪?

要理解「熬夜=易胖」的關鍵,需要先認識身體的荷爾蒙與代謝機制:

 

1. 荷爾蒙分泌被打亂

  • 褪黑激素不足:睡眠品質差,修復效率下降。
  • 生長激素減少:脂肪分解能力下降。
  • 皮質醇升高:壓力荷爾蒙會刺激食慾,特別偏好高糖高油食物。

結果:熬夜後更想吃、不易消耗,脂肪自然堆積。

 

2. 胰島素敏感性降低

  • 熬夜會讓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變差。
  • 血糖控制不佳,多餘能量更容易轉為脂肪儲存。
 

3. 活動量減少,基礎代謝下降

  • 熬夜讓隔天精神差,活動量下降。
  • 消耗減少 → 能量過剩 → 脂肪增加。
 

4. 肝臟的角色:代謝引擎承受超時壓力

肝臟負責能量分配、血糖調控、脂肪與蛋白質代謝。熬夜壓縮了它的「修復與調整時間」,讓能量利用效率下降。這就是為什麼熬夜後「更容易胖」的根本原因之一。

 

二、熬夜族常見的 5 大飲食錯誤

  • 靠咖啡硬撐:短暫提神,卻加重肝臟與腎臟代謝負擔。
  • 高糖宵夜:炸雞、珍奶、泡麵,增加脂肪合成壓力。
  • 不吃早餐:空腹到中午,血糖忽高忽低,代謝更低迷。
  • 能量飲料當水喝:高糖+高咖啡因,刺激過後更疲勞。
  • 水分不足:脫水會讓肝臟與全身代謝效率下降。
 

三、經常熬夜者注意!熬夜族的 10 大飲食策略

 

1. 高蛋白早餐,穩定血糖開啟代謝

  • 提供胺基酸支持肌肉修復
  • 穩定血糖、減少上午食慾波動
  • 提升食物熱效應(Thermic Effect of Food,TEF),促進代謝

小提醒:搭配全穀類或蔬果可補充膳食纖維與維生素。

 

2. 控制糖分攝取,減少糖化作用

  • 容易引發血糖波動,加重胰島素負擔
  • 促進糖化終產物(AGEs)形成,加速老化與代謝失衡
  • 容易讓多餘能量轉成脂肪

建議多選擇低升糖指數(GI)的食物,如糙米、燕麥、地瓜,少喝含糖飲料、甜點,避免「血糖坐雲霄飛車」。

 

3. 每餐搭配高纖蔬菜,延緩吸收、促進排空

  • 延緩醣類吸收,幫助穩定血糖
  • 增加飽足感,減少攝取過量
  • 改善腸道菌相,支持代謝與免疫

熬夜族特別需要多攝取綠色蔬菜、菇類、豆類與全穀,讓腸胃道維持順暢,也間接促進代謝。

 

4. 補充足夠水分,維持代謝引擎運作

水分是代謝反應的媒介。長時間熬夜、喝咖啡或茶容易導致輕度脫水,影響身體代謝效率。

建議每天飲水量依體重與活動量調整,平均每公斤體重約 30–35 ml 水分。

覺得白開水無味,可以加入檸檬片、薄荷葉或莓果,增添風味。

 

5. 適度補充維生素B群與抗氧化營養素

維生素B群在能量代謝中扮演輔酶角色,有助於碳水化合物、脂肪、蛋白質的代謝過程。熬夜會增加B群消耗,因此許多夜貓族會選擇含有B群與多元植萃的補給飲來協助補足日常所需營養。

  • 維持能量代謝穩定
  • 支持神經系統與抗壓
  • 減少熬夜後的疲勞感

另外,抗氧化營養素如維生素C、E、多酚類、花青素也有助對抗自由基壓力,保護細胞健康。

 

6. 選擇優質脂肪,支持荷爾蒙與代謝

  •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(PUFA):如深海魚、亞麻籽、核桃
  •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(MUFA):如橄欖油、酪梨、堅果

好脂肪可延緩血糖波動、提供必需脂肪酸,並支持細胞膜健康,有助於代謝。

 

7. 規律少量多餐,避免暴飲暴食

  • 每餐七分飽,三餐之間可搭配堅果、水果、優格等小點
  • 穩定血糖可減少脂肪囤積與暴食衝動
 

8. 晚間輕飲,避免高熱量宵夜

熬夜最容易踩的雷就是「高熱量宵夜」。炸物、鹹酥雞、泡麵不僅油脂高、鈉含量高,還會造成第二天水腫。若真的餓,選擇:

  • 無糖優格+莓果
  • 無糖豆漿+全麥吐司
  • 蔬菜湯或味噌湯

這些食物能補充營養、減輕消化負擔。

 

9. 功能性飲品,日常補給選擇

市面上有一些針對夜貓族、熬夜工作族設計的日常營養補給飲品,不僅補充熬夜後流失的營養,還能幫助補給護肝營養,支持肝臟日常代謝,讓精神與體能狀態更穩定。

 

四、飲食之外:搭配生活習慣,效果更佳

  • 盡量縮短熬夜時間:即使無法避免,也盡量控制在合理範圍。
  • 補充高品質睡眠:利用假日或空檔補眠,恢復荷爾蒙與代謝平衡。
  • 規律運動:運動能提高基礎代謝率(BMR),讓身體在休息時也能燃燒較多熱量。
  • 壓力管理:透過深呼吸、冥想、散步、音樂減壓,降低皮質醇水平。

延伸閱讀>>更年期失眠怎麼辦?2 大關鍵抓住睡不著的真正原因

 

五、常見問答Q&A

 

Q1:熬夜後早上不想吃東西怎麼辦?

可以先喝溫水或無糖豆漿,再逐步補充蛋白質與蔬果,避免空腹到中午。

 

Q2:咖啡能提升代謝嗎?

適量咖啡因可暫時提高代謝率,但過量會影響睡眠與增加心悸,不宜依賴。

 

Q3:補充維生素B群或機能性飲品真的有效嗎?

這些屬於「營養補充」範疇,可在健康飲食基礎上協助補足營養,但無法取代良好作息與運動。

 

Q4:熬夜族如何避免暴飲暴食?

先吃高纖食物穩定血糖,並準備健康小點心避免宵夜選擇高熱量食物。

 

六、熬夜族調整從飲食開始

熬夜確實會讓脂肪更容易囤積,原因不只是吃得多或動得少,而是 身體代謝、荷爾蒙與肝臟的多重影響。好消息是,我們可以透過 飲食調整+生活習慣+運動管理策略,幫助身體維持更好的代謝狀態。

熬夜難免,但脂肪危機可以用更聰明的方式來降低。

 

七、品牌理念分享

我們相信,日常小小的選擇能累積成更好的生活品質。在忙碌的生活中,也能選擇成分透明、技術可靠的日常補給品。

 

OK DRINK 醒醒 元氣飲

OK DRINK 醒醒 元氣飲,結合青棗幼果、葛根、枳椇子與天然酵母 B 群,並搭配微米乳化技術,專為夜貓族與上班族設計,作為便利型的日常營養補給飲品,讓熬夜生活中也能多一份代謝支持。